完成獨自“旅遊”兩個月後,我們開啟了暑期全家遊活動,其中的一站便是首都北京。
“北京”對於我來說,早已沒有什麽新鮮感,從1989年第一次踏上京都的土地,此後幾乎每年都去一兩趟,20世紀末,我還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幾個月,那時我騎個自行車,大街小巷到處亂轉,被汽車尾氣熏得暈頭轉向。對於事業發展而言,首都自然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如果選擇生活,這裏卻不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由此我像一粒微塵一樣悄悄離開了,沒帶走雲彩,卻披了一身雪花……
可是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到北京看看,能夠站在天安門前,那是一個神聖的心願,妻子和女兒也如同大眾一樣。尤其是女兒從知道“北京”開始,就催我帶她到北京去看看天安門,由於汲取了幼時長途旅行把孩子折騰病的教訓,我告訴她長大一些再帶她去,為了孩子能夠順利跳級,我也許諾過她,完成跳級就帶她去。為了滿足她們娘倆進京的願望,我們來到了北京。
我帶她們先後遊覽了北京前門、大柵欄及附近的胡同、四合院,中華世紀壇;參觀了人民大會堂、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觀看了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瞻仰了毛主席遺容。
還有一項事先沒有列入計劃的活動——放風箏。
女兒在她的《一路玩來是長大》這部書中這樣寫道:
很多人小時候都放過風箏,也有很多人到過天安門,可在天安門放過風箏的人卻不是很多。在這不是很多的人當中就包括我。
從我記事起,爸爸就經常帶我到公園或廣場放風箏。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天空中五顏六色、飄來飄去的風箏,有飛機的、有雄鷹的、還有蝴蝶的……
在幼兒園,我就知道了祖國的首都——北京,而且知道那裏有全國人民都向往的天安門。因為爸爸曾在北京工作過,他也經常會給我講起關於北京的事。我一直盼望有一天自己也能來到北京,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