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莉已經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她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佳話。上學期間,她讓大家知道什麽是堅強和樂觀;在工作崗位上,她告訴大家怎麽去愛學生,愛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她教大家怎麽做好妻子、好女兒;現在,她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人們,什麽是堅強,什麽是人間大愛。
全中國幾億人都在關注著麗莉,到處都在傳頌著她救人的英勇故事,她的大愛與堅強讓人們為之讚歎,為何在關鍵時刻她能做出這樣的反應?救人瞬間她會想些什麽嗎?為什麽知道腿沒有後還能堅強地微笑?她以後能否勇敢地麵對人生?這是很多人的疑問,更是很多心理學家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那一瞬間,她來不及思考”
麗莉在車撞過來的瞬間,用自己的身體救了麵臨危險的學生,在生死瞬間,她選擇救學生。在這樣危急的狀況下,人的大腦會產生危險信號,它要求人進行自我保護,在這一過程中,大腦會調動身體對危險的來源發起攻擊或是掉頭逃跑,這種“戰或逃”的反應模式很多人都很熟悉。
“一般情況下,這是有個過程的,不是危險情況一出現,人就會攻擊或逃跑的。這個危險事件我們稱做壓力源,人的反應稱做壓力反應,從壓力源到壓力反應這一個過程中,人是有心理活動的。”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心理係教授蔡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這個過程中,人會不會緊張,會想些什麽,生理和心理會發生哪些變化,這裏麵有一個重要的評價。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其中涉及兩個評價,一個是初級評價,一個是次級評價。初級評價就是說,事件發生時,人要先看看這個情境跟我有沒有關係,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不是好事,它的應激性是怎麽樣的,對我來說有沒有損失或者傷害。然後才是第二個評價,也就是次級評價,看我有沒有能力和資源去應對這件事,我能做什麽,我應該做什麽,這些想法會決定我們之後所采取的行動,所以這個認知評價在人的應激反應裏麵還是起到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