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名人教子故事

牛犇教子愛國愛家鄉

字體:16+-

牛犇,原名張學景,是我國著名的電影演員。牛犇從1946年便開始在影片中飾演角色。1951年他參加了《龍須溝》的拍攝。“**”中牛犇被下放到農村,坎坷的生活經曆使他廣泛地體驗了生活,學到了很多東西。1980年,牛犇參加拍攝《天雲山傳奇》和《牧馬人》,後者是他的代表作,他在其中出色地扮演了郭扁子這一角色,從而在1983年榮獲了第三屆“金雞獎”和第六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牛犇對影片中人物性格的準確把握來源於他豐富的生活閱曆,正是在藝術實踐和生活中他積累了許多知識,使他與所創造的人物形象更貼近、更真實。

牛犇有三個孩子,其中謝恩的是他們收養的孤兒,牛犇夫婦卻待他勝似親生子。

牛犇教育孩子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有一個時期,社會上刮起了一陣崇洋媚外的風氣,謝恩的奶奶在美國,是個產科醫生。這時,謝恩產生了投靠奶奶的想法,他一方麵寫信給奶奶,一方麵跟牛犇商量,征求他們的意見。對於究竟讓孩子選擇什麽道路,牛犇冷靜地思考長久。他和謝恩促膝談心,語重心長地說:“你是否出國,主意要你自己拿,我隻能說一點想法。比如英國占著的香港,我在那裏住過幾年,從總督府的豪華宴會至餓死街頭的失業者,我都親眼見過。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怎麽樣,是不難想象的。咱們對資本主義社會要有個清醒的認識。”

不久,謝恩的奶奶從美國來信了。信上說,她年近八旬,遠在大洋彼岸,對失去父母的謝恩深懷著眷戀之情。但是她告誡謝恩,在一切都商品化了的資本主義社會,如果學無所長,是很難在國外安身立命的。牛犇知道後因勢利導與謝恩談心,說:“你還年輕,不論在哪裏都要立誌做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從此以後,他一有機會就會有意識地給謝恩講故鄉天津的趣事,以此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