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有一個高三班主任老師,對學生說:“我當了一輩子老師,現在快退休了,沒有一個學生考上北大、清華。你們誰能考上北大、清華,我獎勵他1000塊錢。”結果,當年班裏有3個同學考上北大、清華,這位老師拿出3000塊錢獎勵給了那3個學生。
學生的父母很感動,說:“老師,您這麽辛苦輔導孩子們,您怎麽還給他們錢呢?”老師說:“錢不重要,我希望每個孩子都送我一樣東西。”孩子問:“老師,您要什麽?”老師對第一個學生說:“我要你高中三年的課堂筆記。”對第二個學生說:“我要你三年的家庭作業。”對第三個學生說:“我要你三年的試卷。”三個學生把這三樣東西都送給了老師。
後來,這位老師發現,這三位學生的課堂筆記詳略得當,家庭作業整理得非常清晰,試卷也是從容不迫對答如流。老師對此深有感觸:好的學習成績來自好的學習習慣。
中國科學院的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對1560名中學生進行調查,研究不良行為習慣對學習成績的影響,發現不良學習習慣對學習成績有影響者占72.8%,其中輕度影響者占32%,中度影響者占20.1%,偏重度影響者占13.2%,嚴重影響者占7.5%。
湖北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在2010年對5省市17所小學5600名城鎮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調查後發現,一年級學生學習習慣平均得分顯著高於其他5個年級;女生顯著高於男生。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習慣最好,之後的小學二年級、三年級明顯下降,到四年級略有回升,五年級再下降,六年級又回升的波形發展態勢。這說明父母和老師要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要注意防範孩子學習習慣的“倒退”。
在調查小學生的主動學習、作業承諾、課堂守紀、課外閱讀、勤奮、聽講專注等七種學習習慣中,主動學習的習慣是隨著年級增長逐漸下降的。為什麽會出現年級越高,學習習慣越差的現象?專家分析認為,隨著年級升高,老師和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分數成績,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反而不重視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導致孩子厭學,主動學習的習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