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華生認為,人類的獨特之處在於情感、言語或思維、行為三大習慣係統的巨大發展,而人格是習慣係統的最終產物。人格是一個人在反應方麵的全部資產和債務。資產是那些適應環境的習慣,債務是人對環境適應欠缺或阻礙的行為習慣。當一個人的人格已經“資不抵債”時,再來培養習慣塑造人格或許為時已晚。
我一直呼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而習慣養成是培養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徑,即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
依據習慣與人格的這種密切關係,要以建構健康人格為目標選擇重點培養哪些習慣。結合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21世紀教育的建議,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習慣研究課題組提出了當前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主要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在素質教育中,應該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諧發展,使他們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體、心理等幾個方麵形成一係列優良的素質。這些主要方麵的素質基本上都包含在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和學會學習三個大的方麵。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認為,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習慣基本內容應該集中在三個大的方麵,即:做人、做事和學習。
在良好習慣的具體內容上,我們既強調要繼承民族美德和優良傳統,堅持和弘揚民族精神,同時也要具有當今時代的氣息,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這主要包括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及當今時代的要求和挑戰。根據這一原則,我們將少年兒童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三大方麵的良好行為習慣歸結為12項重點內容:(1)做人: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2)做事:遵守規則、講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費;(3)學習: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這12項重點內容對應著12項重要的人格特質指標(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