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習慣決定孩子一生

什麽是習慣

字體:16+-

當前我國的德育屢屢因“實效性低”而受人詬病。早在2004年,我就提出了一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難題:“德育為何成了一壺燒不開的水?”我曾與兒童心理學博士趙霞合寫過同題論文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直到現在我仍在努力探討如何解決這一頑疾。

德育,簡而言之,是培養人品德的教育。品德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整體結構,從其所涉及的心理過程來看,道德的發展一般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誌和道德行為四個方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情”“意”“行”四要素。一般來說,德育的具體實施可以以任一要素為起點。

心理學研究發現,整個小學階段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小學兒童道德行為習慣的發展水平呈“馬鞍”形,低年級和高年級較高,中年級較低。低年級兒童的道德行為處於一種依附性很強的“父母和教師的權威”階段,其行為具有不穩定性;隨著兒童獨立性和自覺性的發展,中年級兒童可能因破壞了原有的道德行為習慣而導致行為習慣水平下降;到了高年級以後,兒童的道德行為開始具有一定的自覺性和穩定性。

一個人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最終必然落實到優良的外在行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標準,不是看其偶然出現的行為,更不是聽其口若懸河的演講,而是看其是否養成了良好的道德習慣。從這個意義上說,德育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但在我國德育的傳統中,我們比較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知識的灌輸和教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查學生對道德知識的掌握。這種將德育學科化、知識化、課程化的做法,雖然在某些方麵說明了對德育工作的重視,但從德育本身的特點看,這一形式卻很難實現德育的真正目標。長此以往,在某些學生的意識裏,道德似乎成了一門知識,靠死記硬背和高談闊論便可以得到高分數,而實際的道德行為與他們的道德認識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這就是知行脫節,知行不一的嚴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