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孩夢:有夢的孩子飛得高

熒熒一剪光也要捧出輝煌

字體:16+-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支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這是林徽因所寫《蓮燈》中的詩句,大概也是她一生的寫照。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詩文,書法也非常棒,曾經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務。

小時候,林徽因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靈逸氣質。6歲那年,林徽因得過水痘,當時,在她杭州老家那一帶,人們將水痘稱為“水珠”。聽到這個名字,林徽因一下子被這個美麗的名字深深吸引了,她喜歡人們走近時關心地說:“得了‘水珠’啊!”

這讓林徽因一下子忘記了它是一種病,甚至有些驕傲。

也許,這同許多孩子的感受不同。林徽因天生敏感,充滿靈性,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感受能力和藝術氣質。

最初,林徽因是同一群表兄弟、表姐妹一起,在杭州祖父的大院裏接受大姑媽的啟蒙教育。這讓出生在書香家庭的林徽因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

父親由於常年在外擔任公務,就將林徽因留在祖父身邊。6歲時,林徽因開始給父親寫家信。

12歲那年,林徽因來到北京,進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讀書。這是她一段勤奮好學又十分愉快的美好時光。

1920年,林徽因開始隨父親去歐洲遊曆。這一年,她16歲,父女二人先後到過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也是在這一年,林徽因進入了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後來回國繼續讀書,隨後參加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社團—新月社,進行詩歌和文學創作。1924年,她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係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

一直為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夢想而奮鬥的林徽因,那時她的血管裏已經注滿了東西方文化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