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的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乎意料,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些什麽呢?”學者答道:“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回答,得到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認同。
你也許會覺得他提到的都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問題在於,這些小事是如何幫助他成為一個偉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這些小事究竟意味著什麽?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是分享;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是自律;東西要放整齊,是整理;吃飯前要洗手,是講究衛生;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是擔當;午飯後要休息,是愛惜身體、規律作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是細致用心。做到這些,養成習慣,就算你的孩子不一定能拿諾貝爾獎,但我想,他至少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將來也一定能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習慣的力量為什麽如此之大?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兒童時期養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牢固,很難改變。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對此有過一段經典表述:種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幾個好習慣可能成就孩子一生,而一個壞習慣則可能毀掉孩子一生!家庭教育從哪裏入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因此,從習慣入手,是家庭教育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