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正確運用懲罰手段

字體:16+-

對於0—3歲的嬰幼兒來說,“暫停”是一個很普遍的應對行為不端的後果。正確使用的方法是,孩子被短暫地隔離,不得與同輩及照料者有正麵的接觸。假如正確地運用這個方法,可以很有效地幫助孩子停止不端的行為,平靜下來,並有一個較正麵的新開始。

很不幸的是,太多家長和照料者不會正確地運用“暫停”,他們除了隔離,還加上粗暴的言行,讓孩子感到被排斥和被侮辱。這種損傷人格的做法並沒有帶來多大的益處。切記,“暫停”時盡量不要惡語相加。

另外一些家長常用的懲罰手段是打一頓。許多打孩子的父母解釋他們這樣做真的很見效,孩子立刻就老實下來。其實,許多孩子是為了避免皮肉之苦才遵從父母的。這種行為雖然在短時間內馬上見效,卻斷絕了教導孩子自我控製及解決問題的機會。

打孩子常常會造成反效果。因為它使孩子感到無力、不公平,還有可能怨恨父母。挨打之後,孩子比較會想到報複而非自我改進。羞辱的感覺可能使他們否認做錯事,或者他們可能計劃如何避免在下次犯時“被逮到”。

懲罰的時候,父母最好的態度是處之泰然。是平靜的,並不動怒的。憤怒的父母會教導出憤怒的孩子,安寧的父母會教導出安寧的孩子。任憑孩子大叫大嚷,媽媽都可以繼續抱著他,輕輕地拍拍他,使他明白受懲罰的時候,媽媽仍是愛他的。但卻不要太關注他,這樣他才會明白不守規範是不會得到額外的關注的。

懲罰完了,孩子靜下來,父母仍是那麽平靜。一切便可繼續,如果父母對孩子有持久的不滿情緒,時不時就提起這檔子事,孩子便會持久地不高興。

記住,懲罰的目的絕不在於發泄成人對孩子的不滿情緒,而在於幫助孩子明晰正確行為與越軌偏差行為的分別,幫助他成長為能獨立思考的人,並且不需要外在監督而能自重、自持與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