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就是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人。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就要滿足孩子對獨立的需求。當孩子做事情出差錯或者不夠完美的時候,應該接納他,體諒他,而不是上手替代,否則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行,漸漸失去信心。
通常,孩子萌生自我意識時,獨立性就開始增長,他們在不斷地觀察和模仿,什麽事都想自己做,要自己洗臉、自己穿衣、自己拿筷子吃飯等。兩歲之前,孩子花費很多時間,做的還不像樣,但是,父母仍應尊重他們,讓他們學著去做,並且給予鼓勵。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好是站在協助者的立場去幫助孩子發展,但怎樣協助才最有利於孩子呢?在這一點上,很多父母也會產生困惑。
有一位媽媽問我:“我看過很多教育方麵的書,知道當孩子自己玩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擾他,這樣可以培養他的注意力。可我們家老人卻批評我,對孩子的關注不夠,總讓孩子一個人玩,會不會自閉?”
我們姑且放下自閉的話題,這根本就是兩回事。我認為這位媽媽做得很好,她兒子已經3歲多了。這麽大的孩子,當他在遊戲或生活中需要幫忙的時候,一定會主動說出來的。他隻顧玩,不理你,就說明他不需要你,大人就該尊重他,不要去打擾他。很多孩子都因為總是被打擾而脾氣暴躁,做出對大人不禮貌的言行。還是那個道理:你尊重了孩子,孩子自然也會尊重你。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誤解。
有一次帶熊壯壯在遊樂場玩。他玩得很開心,我坐在一邊看書。他可能是玩得太瘋,被口水嗆了一下,咳嗽起來,但他沒來找我,我也就沒管他。沒想到一位好心的奶奶看不慣了,對我說:“孩子都咳嗽了,你怎麽不管呀?趕緊給喂點水去!”在她老人家眼裏,我絕對是個不稱職的媽媽。但老人也是好心,我隻好解釋:“他真要特別難受會來找我的。”“孩子知道什麽?你當媽的不管,他們就知道玩!”我不敢再言語,但也沒有去“煩”熊壯壯,我很清楚,就是舉著水杯過去,他也不會賞臉喝一口,隻會給我一臉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