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我,大學學了四年學前教育,究竟學到什麽?我承認,那些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如果不去翻書,大部分都已經淡忘了,但是,留在腦子裏,對我產生了最深遠影響的,卻是一種兒童觀。
記得好像是上學前教育學課,課堂上老師讓大家討論,兒童是什麽?有人說是小樹苗、有人說是沒長成的“小人兒”,更多的同學認為,是一張白紙,所以要認真地描繪。我相信,這是許許多多父母的共識,並且也有許許多多的“教育專家”在宣講著“白紙論”。可我的老師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你憑什麽把孩子當作一張要你來描繪的白紙?就因為他的生命是你創造的嗎?”
那堂課讓當時還年輕的我真正開始思考一個詞——尊重。
那堂課對我來說,意義非常。
尊重生命——當我還沒有孩子的時候,我用這種態度對待所從事的母嬰工作;當我成為母親後,一直都在努力地用這種態度對待我的孩子。說努力是因為這不是說說就能做到並且做好的,我需要不時地提醒和修正自己。
可是在別人眼中,我的這種兒童觀卻經常被誤解,而且是極其矛盾的解讀,要麽認為我嬌慣孩子,要麽認為我對孩子大大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