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雖說沒必要給孩子的未來劃定什麽目標,或者苛求自己做完美的父母,但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後會受到社會的認可。而對於父母來說,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打算把孩子教養成什麽樣的人。至少,在別人評價我的孩子時,我願意聽到:這孩子有教養,家教好。我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文明人。
我明白,出身書香門第的母親認為她這一生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把我培養成一個地地道道的淑女。我也相信,如果我一出生就由母親親自來撫養,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副樣子——至少,嗓門兒會小很多。
6歲時我才回到母親身邊,而那時,我已經成長為一個胡同裏的“瘋丫頭”了,她失去了塑造我的最佳時期。雖然在後來的生活中,我們母女倆一直在種種規矩與約束中周旋,可是,我現在還是要感謝母親,正是她的那些曾經令我頭痛不已的規矩與約束,無形中讓我懂得,怎樣在人前保持自己的形象和風度,怎樣修飾自己,怎樣有禮有節地待人接物……而這些,對我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我還是要大言不慚地說,這也得益於我自己懂得“批判地吸收”。我畢竟與母親是兩個時代的人,她的那套淑女規則,已經有很多不能照搬到我的時代。但是,有些內容卻是適用於任何時代的。
在什麽樣的時代,講文明、懂禮貌都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