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每天至少告訴孩子一次,你真的很愛他,對孩子愛意越多,越有助於他喜愛自己、相信自己、改善自己。
美國有一個哲學家叫喬治·桑塔雅納,他說,上帝在創造英國天才詩人、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時候,是加倍精製的。什麽叫加倍精製?就是好像在這個天才身上,上帝是特別用心用力的,大概天才成為天才,都得有上帝在創造人時特別的用心才行。其實這個“上帝”也可以就是我們每一個父母,我們每一個父母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看做是我們的莎士比亞,需要我們加倍地精製。
其實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莎士比亞,首先要關心的不是他的天分,因為天分是很難判斷和預見的,大概後天也很難再幫上什麽忙,“父母不傻,孩子大概也不會太傻”,但父母要是真的遺傳了什麽“傻”,那則是我們要討論的另外一個問題。我現在說的是,我們要把“加倍精製”理解為對孩子細致地關愛,這種關愛的落腳點首先應該放在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正常的、健康的人上。受到疼愛的孩子不一定都會成為天才,但受到疼愛的孩子一定會更為健康,更為聰明,更有幸福感。父母撫愛的手,能使我們從孩子臉上看到天真、自然和明亮的歡樂。
前文所提到的盲聾啞殘疾人海倫·凱勒之所以能成長為著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與她父母的關愛及生活的環境有關,更重要的是她的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的悉心指導與啟發。安妮也是一個隻有微弱視力的人,家境的貧窮及母親的早逝給她的童年帶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在救濟院的那些日子中幸虧一位瞎了眼的老婦人以講故事的方式使她擺脫孤獨。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她逐漸體會到學習與生活的樂趣。或許,是這一人生經曆使她在教育海倫時多了一份自信與耐性,盡管她所麵對的是一個脾氣非常不好的孩子。安妮對海倫的改變,主要在於她為海倫提供了“最自然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育”,結合海倫的特點,讓其從自身的興趣出發去大量地感受學習的樂趣。安妮在海倫身上拚寫“w—a—t—e—r”(水)時,把她帶到水房,一邊抽水,一邊讓其感受水的存在,通過感覺激活了她空白的想象空間,智慧之門從此被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