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彩色的閱讀教室

7 規則的內在運行

字體:16+-

規則不是為了限製自由,而是為了更好地保障群體中個體的自由。規則不是先在的硬性要求,而是順應群體的需求,在情境裏誕生,更是協商和民主的產物。

和善而堅定地執行,處罰與賞識同在。

這些年來,因為輾轉求學的緣故,我和國內國外的同齡人交往較多,越來越發現中國的孩子與國外的孩子相比,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舉止散漫,言行隨意,說話不注意場合,尤其是在團隊活動中,缺乏合作精神。一看就知道,平時缺乏規則的訓練。

一個在題庫訓練中長大的孩子,哪裏有時間去學習得體地與人交往?一個在應試體係裏拚殺出來的人,怎麽會有心思去理解他人?

這不是為自己找托詞,因為這也不能全怪我們。就像幾米的圖畫書《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所說的那樣,我們身上存留的這些壞習慣,都是從大人那裏沿襲過來的。

不是我們不守規則,不是我們言行失範,我隻是希望借此讓大家好好回想一下:在你們大人的眼中,什麽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我更想問問老師們:

在你的職業追求中,你會在意什麽?

是流動紅旗、考試分數?

還是個體生命的真實生長?

在你的心裏記掛的是什麽?

是做領導眼中的好員工,

還是家長孩子心目中的好朋友、好老師?

我還想問你:

你們常說“一切為了孩子”,那成堆的作業苛刻而生硬的規則造成的對童年的傷害也算在內嗎?

“為了孩子的一切”——這一切怎麽就變成了沒休止的應試了呢?那句笑話怎麽說來著?“上學就上學唄,還要考試,人與人之間咋就這麽沒有信任呢?”

“為了一切的孩子”—在你埋頭改作業批試卷的匆匆裏,你能關注到幾個孩子?在你整齊劃一的規則統治中,你隻看到一個孩子,一個聽話的、乖巧的、能領會老師意圖、善答題、成績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