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彩色的閱讀教室

二年級,我們開始做閱讀小報

字體:16+-

起先,我們八個人組成一個共讀小組,我還是組長呢。每個小組人手一本同樣的書,記得那是他專門在暑假期間就提前準備好了的一套書,至今還記得這套書是國際安徒生獎獲獎作家書係,封麵都是一種風格,每次閱讀時,他要求我們都要將護封輕輕地取下來,輕輕地放在一邊,讀完以後,再把護封套回去,就像給小baby穿衣戴帽那樣盡心。

畢竟才二年級,讀起書來有人快、有人慢,快的讀過兩三遍,慢的隻讀完一遍,但是我們要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讀完這本書。組長會每天安排一次小小的組內聚會,我們要聊聊書裏的一些內容,尤其是那些不懂的地方和好玩兒的情節,也會討論書裏有哪些人物,都有什麽樣的特點等。我們讀得比較淺顯,書裏隱含的很多信息一時還讀不出來,有些書甚至讀不懂,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個囫圇吞棗的閱讀過程,可見好書應該在合適的時候出現,不然難免有暴殄天物之憾。

讀過聊過之後,我們會進行分工,有人負責文字,有人負責圖畫,有人負責設計,有人負責抄寫,我們塗塗抹抹,做出了很漂亮的手抄報,這就是他鼓勵我們做的閱讀小報。

這段時光並沒有堅持太久,很快,他就發現了其中的缺陷。每次他都要參與到我們每個小組的討論中來,要了解我們讀得怎麽樣,到底讀到了多少東西,會遇見什麽障礙。之後不久,他就調整了策略,我們回到了全班共讀同一本書的軌道上來。

記得我們全班共讀的第一本書,叫《柳林風聲》,是他大聲讀給我們聽的。

還記得他當時讀的是新蕾出版社出的那個版本,有時可以讀完一個章節,有時讀不了那麽多就隻讀一半,陸陸續續讀完差不多用了一個月時間。

那時我們中有很多同學剛剛接觸文字書,平時都是讀圖畫書,現在要讀完一整本的文字書,壓力確實不小。所以,他要求我們在家裏和家長共讀,有的用長春出版社楊靜遠先生的譯本,有的用郭恩惠的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