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日(1911年12月30日),朱峙三的家鄉縣署奉令籌備過新曆年,“謂之陽曆‘中華民國元年’。宣統辛亥總算終了,滿清氣數二百六十八年已滅亡矣”。如果所記不誤,則在12月31日南京的各省代表會議決定改用陽曆之前,湖北軍政府已經做出了相同的決定。這與相關文獻記載湖北軍政府隻是改用黃帝紀元,沿用陰曆,附載西曆為習用陽曆之預備,在南京臨時政府決定改用陽曆後才隨之改變的說法有些出入,湖北軍政府應是最早依據陽曆計算中華民國元年的新政權。當地的寒溪學堂為此紮彩新麗,元旦當天彩旗飄揚,“路人觀者歎息,謂隨洋人過年,行洋禮矣”。[7]
武昌起義前,朱峙三已經具有反清意識,並且參加過一些文字宣傳工作,隻是沒有正式加入革命組織。起義前夕,朱峙三突發重病吐血,在病**捱過兩天,就於起事次日逃回家鄉避難,同時養病。經過數月將息,病體逐漸複元,見局勢漸趨平靜,便動了上省找事做的念頭,為此托過一些同學的關係。轉眼到了1月下旬,朱峙三眼看消息沉寂,而同學好友紛紛上省,“欲往省謀事。蓋臘月年關,百債待還,不勝憂鬱,守株待兔不是辦法”。於是剪去發辮,戴上西式便帽,父親又為其“卜牙牌課雲上吉,可就事,無危險”。(269)1912年1月27日,朱峙三終於和已經去辮的好友一起動身出發,走在街上,縣裏的相識者看到兩人均無辮,驚異駭甚。朱峙三的發蒙塾師仍然勸其勿往省,“予以謀生要緊拒之”。(270)
其時鄂省內陸航運,“自起義後,招商各大船往滬漢線者,均停班裝兵,隻有日、英輪船裝客貨往來如常,革命軍尊重外交也”。朱峙三視為文明行為的同樣情形,在鄭孝胥和惲毓鼎看來則是表明革黨不敢得罪外國的怯懦之舉。與起義前相比,省城的“城郭猶是,但人民增多一二倍,長街行人擁擠不堪,與八月十五以前大異。新政府成立,謀事者不拘資格,商務又繁榮。噫!此真新氣象耶”。(270)同樣景觀,不同的人感覺印象卻是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