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

1.郭士立與傳統漢文裏“民族”一詞的早期轉化

字體:16+-

近年來,國內學者不斷發現,在古代漢語裏,“民族”一詞雖不常見,卻也並非無有。其所舉出的最早例證,現已上溯至《南齊書》之《高逸傳·顧歡傳》和唐人李荃《太白陰經》中的有關使用[82]。2004年,民族學者郝時遠先生更是一氣舉出十個例證,強調這些用例“足以證明‘民族’一詞確屬中國古代漢語的名詞”。[83]不過,細心研究迄今為止已發現的古代中國各“民族”用例,還是不難察知,其內涵不僅十分不確定,混雜多義,而且很多時候也多是表示“民之族屬”和“民之族類”的一般分類含義,與“族類”一詞相當,詞語固定化程度遠不如“宗族”“家族”。實際上,古人在表達相關含義時,更習慣使用的詞匯,還是單音節詞“族”。

總的說來,“民族”一詞在古代中國使用不多,多係不確指的分類泛稱,並不能與某個具體民族連結起來組成“某某民族”之說。甚至連“某某族”這一類的構詞,在中國古代也似乎不很流行。這當是其固定化和概念化程度嚴重不足的證據。情況開始出現某種值得注意的變化,還是在晚清初期。筆者發現,其最早的變化,可能與19世紀重新到來的西方民族的接觸和文化碰撞,具有一定的曆史關聯。因為正是在德國早期來華傳教士郭士立19世紀30年代所編撰的中文雜誌和著作裏,我們較早見到了“某某民族”這樣的“民族”雙音節詞之固定化、概念化程度較高的用法,以及“某某族類”和“某某族”這類構詞的大量出現。前者的例子,筆者多年前曾舉出一個,並得到學界同行的關注,它是:

昔以色列民族如行陸路渡約耳旦河也,正渡之際,皇上帝爾主宰令水涸,猶幹江海(亦)然,則普天下之民認皇上帝之全能,且爾恒敬畏之也。[84]

近年來在查閱郭實臘的其他中文書籍時,筆者又曾見到另外的用例,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