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民族”觀之外,整體的“中華民族”如何構成,或換言之,“中華民族”的曆史和現實結構的總體特點究竟怎樣,其來源如何,等等,也是當時言說“中華民族”的學者們所不能不考慮的難題所在。它不僅成為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有機組成部分,還構成這一觀念賴以成立、引發廣泛社會認同的知識基礎。因此弄清“中華民族”的結構與來源問題,對於認識清末民國時期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曆史根基和認同的特質,也是很有意義的。
綜觀近代中國的各種議論與著述,關於這一點可以說大體存在著兩種主要思路,一種不妨稱之為“一元多流”說,另一種則可姑且稱之為“多元一體”論。與之相伴隨的,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的混雜形態。從本文前麵的有關述介中,對於上述兩種核心思路我們已不難有所體察。但這卻並不構成什麽新的“發現”。早在抗戰時期,已經有學者對此做過很清楚的概括了,如1941年張大東在《中華民族發展史大綱》一書中,就曾明確指出:
中華民族者,非吾族以往曆史上之名詞,乃中華民國以內之數個民族,結合而成為一個民族之總名詞,關於此總名詞含義之揭示,約有二義,分述於後:
一派主張,中華民族內之若幹支,自古實同一祖先;經過五千年之流轉遷徙,種種演變,固曾分為若幹不同之名稱,迄今尚有一部分各異之痕跡,但追溯有史以來之血統,仍為一元的……(漢滿蒙回藏苗等)皆為黃帝子孫。此一派以熊十力氏主張最力。熊氏著有《中國曆史講話》,其立說之根據,大抵擇取我國史家之記載,一部分加以推論。擁護斯說者,近來頗不乏人,文字散見於雜誌及通訊小冊中,不複一一征引矣。
另一派主張,則謂今日之中華民族,係由有史以來,若幹不同之民族,互相接觸之結果,逐漸循著自然之趨勢,陶熔結合而成為今日之一個龐大民族。在過去中國曆史上之若幹民族中,當然以華夏係(即後之漢族)之文化為最高,故同化工作上,亦以華夏係為主幹,逐漸將華夏之文化,向東西南北四麵發展,最後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生活血統各方麵,將四圍之外族,同化吸收,使之加入華夏係之中,而消弭民族之界限差別於無形。故今日之中華民族,實積曆史上若幹不同之民族血統,混合凝結而成者。此一說,一般史學家,及稍有常識之人,大致均無異義。[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