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說老子以前的時勢,和那種時勢所發生的思潮。老子親見那種時勢,又受了那些思潮的影響,故他的思想,完全是那個時代的產兒,完全是那個時代的反動。看他對於當時政治的評判道: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四段都是很激烈的議論。讀者試把《伐檀》、《碩鼠》兩篇詩記在心裏,便知道老子所說“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和“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的話,乃是當時社會的實在情形。更回想《苕之華》詩“知我如此,不如無生”的話,便知老子所說“民不畏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的話,也是當時的實在情形。人誰不求生?到了“知我如此,不如無生”的時候,束手安分也是死,造反作亂也是死,自然輕死,自然不畏死了。
還有老子反對有為的政治,主張無為無事的政治,也是當時政治的反動。凡是主張無為的政治哲學,都是幹涉政策的反動。因為政府用幹涉政策,卻又沒幹涉的本領,越幹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種反動,主張放任無為。歐洲十八世紀的經濟學者政治學者,多主張放任主義,正為當時的政府實在太腐敗無能,不配幹涉人民的活動。老子的無為主義,依我看來,也是因為當時的政府不配有為,偏要有為;不配幹涉,偏要幹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上篇所引《瞻卬》詩說的“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奪之;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說之。”那種虐政的效果,可使百姓人人有“匪鶉匪鳶,翰飛戾天;匪鱣匪鮪,潛逃於淵”的斷想(老子尤恨當時的兵禍連年,故書中屢攻擊武力政策。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兵者不祥之器”,“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皆是)。故老子說:“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