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恪先生一生的作品,對“自由”兩個字非常偏愛。這種偏愛從其曆年的詩作中可見一斑:
1930年《閱報戲作二絕(庚午)》“弦箭文章苦未休,權門奔走喘吳牛。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
1938年8月《戊寅蒙自七夕》:“人間從古傷離別,真信人間不自由。”
1945年7月《十年詩用聽水齋韻並序》:“贏得聲名薄幸留,十年夢覺海西頭。擘釵合鈿緣何事,換羽移宮那自由。”
1953年《答北客》:“多謝相知築菟裘,可憐無蟹有監州。柳家既負元和腳,不采蘋花即自由。”[9]
上述詩作中的“自由”一語,貫穿寅恪一生,可見其在寅恪思想中的重要。然而,寅恪對自由最為著名的闡釋卻見於1927年所撰《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其文雲:
海寧王先生自沉後二年,清華研究院同仁鹹懷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僉曰,宜銘之貞瑉,以昭示於無竟。因以刻石之詞命寅恪,數辭不獲已,謹舉先生之誌事,以普告天下後世。其詞曰: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誌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誌,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係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10]
在這篇雄文中,自由一詞出現三次,獨立一詞出現兩次,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並列出現,並特別提到有獨立自由意誌。寅恪先生在這裏主要強調的是思想和精神的自由,特別是個體的思想和精神的自由,當然也牽涉到個體在政治上的自由,下文將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