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西方發現陳寅恪:中國近代人文學的東方學與西學背景

結語

字體:16+-

通過以上考察,我們可以看到赫爾德在中文文獻中的譯語雖然有海爾台爾、海勒兌爾、海豆爾、海爾德、海爾得爾、黑爾德、赫爾德等多種[84],但赫爾德最後成為通用譯語。而20世紀早期提到赫爾德的一些中國學者從王國維到何炳鬆等人都沒有互相提及對方對赫爾德的介紹[85],換言之,每個學者都是獨立介紹引述赫爾德的思想和主張。確切說,第一,他們都很少把赫爾德和他的老師康德聯係在一起,偶爾會有學者如周作人、陳銓注意到赫爾德和歌德的關係,但是沒有人提供一個具體的赫爾德生平和交遊介紹。直到在20世紀80、90年代,當中國再次開放國門介紹西方學術思想時,卻翻譯了兩本德國和蘇俄學者寫的赫爾德傳記[86],而沒有翻譯赫爾德本人的著述。第二,在王國維、蔡元培、朱光潛、李長之等人的著作中,赫爾德從來沒有被當作主題介紹過,常常是當作配角被提及而已。第三,赫爾德的文化遺產在中國影響較大並產生成績的領域可能集中在民俗學、文學、美學和曆史哲學[87]。赫爾德的移情說則已經被宗白華認識到並準確介紹到中國學界。第四,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早期介紹赫爾德的中國學者分別留學日本、歐洲和美國,比如王國維、周作人、呂澂等人曾留學日本,朱光潛留學英國法國,蔡元培、宗白華留學德國,何炳鬆留學美國,他們均曾在當時世界現代學術列強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留學,才能了解到西方現代學術的進展。

就本章引言中提示的人物、觀念、文本而言,本章提供一些一般性的結論可供參考。在西學入華過程中,有些人物是以主角的麵目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如康德、歌德,以及正文第三部分中李長之筆下的溫克爾曼、席勒、洪堡等人;也有些人物是以配角的麵貌出現,如赫爾德。有些名詞和觀念在民國初年曾風行一時,為學者著作和大眾媒介常用,如維新、國民性、國粹、民主、科學、民族主義、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以及赫爾德所謂民族精神(Volkgeist)[88];也有些名詞和觀念是潛移默化或者僅僅存在於學者的學術史中,如赫爾德所謂“了解之同情”或曰“同感”、“移情”,以及“民聲”。以文本而言,傳遞觀念的文本可以是原文文本,也可能是譯文文本,如王國維、周作人等在日本讀到的日文文本,也可能是改編文本,如李長之留下的文本。不同文本對特定人物的觀念的表述可能非常不同,所以,我們得到的有關赫爾德的信息不過是十分零碎的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