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到赫爾德的中國學者可能是王國維。王國維在他1904年發表的《叔本華與尼采》一文中引述叔本華的《天才論》時提到了赫爾德,他說:“昔海爾台爾Herder 謂格代 Goethe 曰 ‘巨孩’,音樂大家穆差德 Mozart 亦終生不脫孩氣。”[8] 此處海爾台爾即是赫爾德;而此處格代現在通譯作歌德,穆差德現在通譯作莫紮特。王國維於1898年進入東文學社,1899年開始追隨日本學者藤田豐八、田岡佐代治學習西學。藤田曾教王國維《哲學概論》以及《哲學史》;而田岡是東洋學者,翻譯過《維摩經》、《般若心經》以及《春秋左氏傳》等作品,還出版過《蘇東坡》一書;但他同時也是哲學學者,也是較早在中國教授哲學的學者,他的教學引發王國維去學習康德和叔本華的哲學思想。
據王國維撰寫的《三十自序》,1902年他在留學東京物理學校期間,閱讀巴爾善之《哲學概論》以及特爾彭(今通譯作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之《哲學史》。這部書可能是指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一書[9],我們隻知道桑木嚴翼對這本書進行了節譯,1901年出版。王國維還翻譯了桑木嚴翼(1874—1946)的《哲學概論》,列入哲學叢書初集,由教育世界出版社於1902年出版;其中使用了“社會精神”(social mind)一語,也使用了“美學”、“美感”等詞[10]。桑木曾與天野貞祐一同翻譯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並著有《康德與現代哲學》(《カントと現代の哲學》、《哲學と文藝》(實業之日本社,1922年)、《西洋哲學史概說》第三部近世後期(岩波書店,1931)。1924年日本《思想》雜誌第30期出版康德紀念號(カント記念號),內中就有桑木的文章。他對漢學也不陌生,他還著有《孔子の事跡》、《孔子の學說》等書,明治三十七年(1904)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