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將首先檢出寅恪先生在著述中提到了解之同情一語,探討其意義及其反映的寅恪史學思想,然後將寅恪史學思想與赫爾德之思想進行比較,揭示其類似之用語與說法,最後來挖掘寅恪傳承此種思想的時間、路徑與學術史背景。首先必須指出的是,寅恪使用的“了解之同情”一語,實來自德文Einfühlung,即是英文feeling into或者feeling one's way in。這一德文術語在中文學界常常以“移情”或“神入”的翻譯形式出現在心理學和藝術批評理論作品中,有時有關曆史主義的論著也會使用“移情”這一翻譯。事實上,劉誌偉、陳春聲兩位先生在1995年即發表文章提示了寅恪先生的移情史學思想,他們在文中說,“史學研究中的移情,不是一二文人遣情寄懷的遊戲,也不是史家偶爾借用的工具,而是一種在強烈而偉大的曆史感之下,對古人及其時代的洞察力和同情心,這是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體驗。移情所達致之境界,固然與史家之學養及所下的功夫有關,但可能更得益於某種天賦。史學研究中的移情理解,在東西方學術傳統中均有深厚的淵源,植根於古今史家廣博而深刻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在20世紀所謂的科學時代更顯示出其價值和魅力。”[12]但他們沒有點出這是源自赫爾德的思想;本章的目的之一即是在劉誌偉和陳春生兩位先生在其文章中略為提示的這種移情史學基礎之上進一步探討寅恪史學的西學淵源。
學界常常亦有人將所謂出自寅恪先生的這一用語寫成“同情之了解”,其實不是寅恪使用的短語“了解之同情”。寅恪並未使用“同情之了解”,在此有必要把“同情之了解”加以闡發,以證明其並非德國曆史主義者使用的“了解之同情”,“了解之同情”強調感性的“情”,“同情之了解”強調理性的“解”,故而一些西方學者把德文原文Einfühlung用英文譯成empathy 很有道理。“同情之了解”強調了“解”的一麵,用英文empathic understanding譯更合理,譯自德文nacherleben一詞,原意其實是relive,是社會科學術語,指研究者“重新生活”於當時的情境之中。其使用來自社會科學的奠基人韋伯(Max Weber)和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3]。狄爾泰已經提到赫爾德在提出“了解之同情”這一曆史模式的貢獻[14]。這一理論常常出現在倫理學、個性理論以及曆史學和社會學研究之中。西方學者把“同情之了解”和“了解之同情”加以區別,“了解之同情”(Einfühlung)理論被認為是植根於康德哲學。20世紀初心理學家李普斯(Theodor Lipps)發展出心理學上的移情理論,把Einfühlung 在心理學上的意義加以闡釋[15]。有學者認為韋伯、狄爾泰以及李普斯的理論均受到18世紀初維柯(Giambattista Vico)有關重建過去的思想啟發[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