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西方發現陳寅恪:中國近代人文學的東方學與西學背景

第八章 陳寅恪與赫爾德

字體:16+-

——以了解之同情為中心

導言

寅恪先生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人文學者之一,他一生遊學日本歐美,以學術淵源而言,既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四部之學,又深受歐美近代學術的影響。他於經史子集無所不通,而成就集中在史學,其史學中摻和了西方近代學術的許多因素。寅恪雖然極少在他的學術文章中提及一些西方近現代學術名家和名作,但在其著述中西方學術的因素往往通過一些專門詞匯有所彰顯,正是這些因素使寅恪史學遠遠超越了中國舊史學的樊籬,別創一新局麵。寅恪所使用的許多近代西方學術詞匯或用語常常不點明出處[1],但頗為當代治史者采用,其中之一便是“了解之同情”,有時亦被其他學者引作“同情之了解”,其實不確。當世學者使用這一用語時,多徑指此為寅恪語,遂致中西近代學術關係史上一樁大事湮沒無聞。其實此語於史學上的使用和發揮來自德國近代學者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在中文學術界,有時亦譯作赫德或赫德爾,這裏采用赫爾德一名。餘英時先生已對寅恪晚年詩文中所用古典與今典進行了深入探討[2],實際上寅恪所用西典亦堪注意[3]。本章可作為研究寅恪所用西典之一例。

圖六十二 1800年Gerhard Kügelgen所作赫爾德畫像

赫爾德1744年8月25日生於東普魯士莫濃恩(Mohrungen),即現在波蘭的莫拉格(Morag),是家裏的第三個孩子。赫爾德於1762年進入柯尼斯堡大學學習醫學,後來在同學影響下轉向神學,並學習了哲學和文學。在柯大,他特別受益於哲學家康德(1724—1804)。之後,他與哈曼(Johann Georg Hamann,1730—1788)結為好友,赫爾德不僅得益於哈曼父親的高超醫術得以醫好病目,也得益於哈曼而豐富了自己在英國哲學方麵的許多知識。1764—1769年,赫爾德在裏加(Riga)一家學校教書。1769年5月開始遊曆法國,先在南特待了四個月,學習法語。後來到巴黎,主要收獲是瀏覽了大量藝術品。他的《1769年遊記》(Journal meiner Reise im Jahr 1769)在他死後的1846年才由其子整理出一部分出版,而全本直到1878年才出版。從此書內容可知,赫爾德當時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早有計劃,雄心勃勃,將自己視為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