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西方發現陳寅恪:中國近代人文學的東方學與西學背景

第三節 20世紀40年代陳寅恪所獲英美學術榮譽始末

字體:16+-

2010年陳寅恪先生的女兒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出版了《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筼》一書,其中記載了1943年他們一家在廣西大學的經曆。書中提到他們住在半山小築時有位英國人修中誠(Ernest Richard Hughes,1883—1956),牛津大學的中國宗教與哲學高級講師,應邀到家中做客,當時修中誠乃是專程來和寅恪討論其去牛津的工作構想,雙方談得很投機[68]。他們一家八月底離開桂林前往重慶[69]。十二月下旬才抵達成都。後來又寫了寅恪先生在成都燕京大學任教期間即1944年當選為英國科學院通訊院士(Corresponding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一事。當時寅恪由以下三人推薦:陶育禮(Eric Robertson Dodds,1893—1979)、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庫克(Stanley Arthur Cook,1873—1949),主要依據寅恪先生20世紀30年代的成就,列舉的代表作為《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支湣度學說考》、《東晉南朝之吳語》三篇文章;同時她們還提到這一年還有一位牛津大學高級講師(Reader)來訪。這位所謂牛津高級講師就是漢學家修中誠了,漢學教授一職則虛位以待寅恪。

修中誠是位熱愛中華文化的傳教士學者,但國內學界對他注意不多。他去世後,他的學生芮沃壽在美國亞洲學會會刊《亞洲研究雜誌》(JAS)上發了一則簡短的訃告,報告了1934—1947年任教牛津的修中誠於1956年10月20日去世。修中誠早年在牛津受教育,1911年被倫敦會派到中國福建汀州傳教,1933年底被牛津召回英國。在學術上,修中誠也是牛津中國研究現代化以及該校設立中文榮譽學位的奠基者。修中誠退休後於1948—1952年間走訪了美國許多漢學研究中心,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克萊蒙學院客座教授。芮沃壽也列出了修中誠的八種主要論著、譯著。芮沃壽盛讚修中誠一生十分同情中國人民為創造一種新文明而鬥爭,從而指出修中誠首先是一位人文主義者[70]。這一點亦可從修中誠的論著中看出。他曾在1937年出版了《西方世界之入侵中華》一書,作為《先鋒曆史從書》之一種,在前言中修中誠略述了此書撰述緣起,指出因叢書主編要求一位有智慧的公民應放棄本地視野而以一種普遍視野來學習一個被歐洲思想入侵之後的世界的曆史,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在修中誠看來,一個人應站在一種博通的立場,以高質量的想象式同情(imaginative sympathy),來了解其鄰居的曆史,無論這個鄰居是黃種人、黑種人,還是棕種人。所以他撰述此書時盡可能使一般讀者能有一種同情式觀點(sympathetic point of view)[71]。這裏所謂想象式同情、同情式觀點,與寅恪所謂“了解之同情”頗為相似。兩人相知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