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文主要討論了白樂日唐史研究的意義,但事實上寅恪先生對東西洋漢學的了解來源十分廣泛,他對唐史研究的信息也包括來自日本學界的進展。我們知道他曾和日本學者多次晤談,在研究中也常引用日本學者的著作。他在寫給王國維(1877—1927)先生的挽詩中特別推重所謂東國英儒藤田豐八(1869—1929)、狩野直喜(1868—1947)、內藤湖南(虎次郎,1866—1934)[73],這幾位學者主要是因為他們和王先生很熟的緣故,而且也是和王國維同一輩的學者,所以寅恪特別提出來說。梁啟超生於1873年,王國維生於1877年,年紀比寅恪大十幾歲,都很早出道,在學術上實際上算寅恪的長輩,所以其交往對象也多半是他們同時代已經成名的日本學者。實際上寅恪和其同輩人也有不少交往,其中包括一些內藤的學生輩人物。在中國留學的倉石武四郎(1897—1975)、吉川幸次郎(1904—1980)、加藤常賢(1894—1978)[74]、玉井是博(1897—1940)等人均與寅恪見麵晤談,他們都參加了1930年5月27日徐森玉(1881—1971)、趙萬裏(1905—1980)、錢稻孫(1887—1966)等人在宣南廣和居舉行的宴會,倉石認為“陳氏論如利刃斷亂麻,不愧靜庵先生後起。”而吉川則認為“這人看起來很敏銳,有西田幾多郎先生年輕時的風貌。”[75] 這些日本學者當中,加藤常賢係日本學士院鬆方基金會1927年資助來華留學,後來日本文部省又於1928年派遣倉石武四郎、塚本善隆、楠本正繼來華,1929年派遣大淵慧真、玉井是博、奧村伊九良、原富男、鳥山喜一來華。多位日本學者如加藤、玉井等人與中國學者聯係密切[76]。吉川將寅恪和西田聯係在一起,似乎更多在於強調寅恪的思辨和論說能力,而不僅僅是博學和對大量史料的掌握,畢竟西田學問的特色是思辨和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