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年初在大學書城見到著名英國史家J.M.羅伯茨著的《世界文明通史》,眼前驀然地閃出一抹亮色,那大氣的開本、那俊雅的裝幀、那精美的圖片、那暢達的文字,摩挲良久,翻閱再三,愛不釋手。此刻,我頓時想起了宋代王安石在詠石榴花時寫下的“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的詩句。
這是一部有相當學術含量的通史。近年來,中國學界輸入的域外世界通史之類的譯作不少,諸如E.M.伯恩斯與P.L.拉爾夫合著的《世界文明史》(4卷本,商務版)、I.S.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上下兩卷本,上海社科版)以及重版的韋爾斯的《世界史綱》等,風行書市,競顯芳菲。與已出的這些通史相比,我以為羅伯茨的這部10卷本的大作有其很明顯的特色。我這裏隻說一點,那就是它的“通”。其實,羅伯茨的原書名History of World可譯作《世界史》,中譯本書名上的“通”字是譯者加上去的。這個“通”字加得好,頗能符合中國讀者的口味,而又能確切反映這部大書的學術含量。
“通古今之變”,司馬遷這樣說。我以為一部體大思精的通史之作,應能反映“通古今之變”這樣的史學意蘊,換言之,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應是連續的與拓展的,上下貫通,縱橫交錯,連成一體。綜觀羅伯茨的通史,確是如此,皇皇十卷,它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全景式的描繪:人猿揖別、文明初起於東方、西方古典文明、傳統各異的中世紀、歐洲的崛起與霸權、革命的年代、列國紛爭與世界大戰、全球新時代的來臨等。在它那裏,曆史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頓,正如羅伯茨所言,“世界的曆史不會在曆史編年表的某一點上停滯不動,也不會在某一日期駐足不前”。因此中譯本所加“通”字,乃點睛之筆,讀這部通史,一種強烈的曆史通感,即“通古今之變”的曆史理念撲麵而來,“往來不窮謂之通”,(《易·係辭》)“不窮”,永無中止也,羅氏之書所體現的意蘊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