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壽者,夥矣。我這裏說的“四老”皆史林鴻儒,倘以年齡高低為序,他們是:何兆武(93歲)、齊世榮(88歲)、劉家和(86歲)、金衝及(84歲)。這四老中,我最早認識的是金先生,上個世紀60年代初,我在複旦大學曆史係念大三,他教我們中國近代史,白駒過隙,物換星移,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了。其餘三老,均相識於“科學的春天”之後,也各有三十多個年頭。我與這幾位前輩曆史學家的結緣,竟是出奇的一致:緣於書,傳於書,情於書,任憑風雨無常,時間流逝,唯書香常在。
回眸過去,其實我很早就讀過何兆武先生的譯作了。檢點蘭克史學東傳史,我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從一本當時專登譯文的雜誌中,讀到了至今仍留有深刻印象的出色論文:《美國與德國曆史思想中的蘭克形象》,當時還在念大三的我,對蘭克史學之真諦雖隻是懵懵懂懂,但對它的博洽與精深卻充滿了好奇與敬意,並由此對西方史學產生了曆久不衰的興趣與進一步求索的渴望。不過,我當時注意的是蘭克,而不是那篇文章的作者伊格爾斯(當今美國史學史名家),也沒有留意譯者何兆武先生。當我再次讀何先生譯作,已是改革開放之風起於青萍之末的時候,在讀西方學術名著《西方哲學史》時,不僅知曉作者羅素,也記住了譯者何先生的大名。
此後,我入行漸深,多種何氏的譯作,比如英國史學家柯林武德的《曆史的觀念》、伊格爾斯的新作《二十世紀的曆史學》等,都成了我教學與科研的必備參考書。作為翻譯家的他,我手頭還存有他親筆題簽的康德的《曆史理性批判文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梅尼克的《德國的浩劫》等等。先生譯風秉承嚴複的“信達雅”之原則,力求“信達”,精益求精,不妨在此舉一小例證之:翻開先生贈我《德國的浩劫》一書,在扉頁題款“廣智先生教正,兆武謹贈”,換行另寫:“本書印刷錯誤百出,未及改正,致歉。”書收到後不久,他寄來一份勘誤表,共有70處,在附函中,又雲:“Meinecke中譯名似以邁納克為近,編者改作梅尼克,亦無可如何也……”,對於先生的“無奈”,作為《德國的浩劫》一書的讀者,也隻能徒喚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