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瀛寰回眸:在曆史與現實中

為了尋求真諦——序朱本源先生《曆史學:理論與方法》

字體:16+-

2006年1月。

連日陰雨間隔,使隆冬時節的上海,更顯濕冷難耐了。一天上午,也是陰雨霏霏的日子,我步出家門,頓覺寒意襲人,不由快步穿越狹長的小區,沿一條僻靜的小路,轉彎朝北,徑直向郵局走去。

學校已放寒假了,校門西側的郵局,一改往日的喧鬧與嘈雜,門可羅雀。我很快地取回了一個紙箱郵包,那裏麵存放著本源先生的壓卷大作《曆史學理論·方法論》的手稿,拎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分量很重,很重。我之所以不堪重負,主要不是體力的承重而是精神的負擔,先生囑我為他的書寫序,在發怵與驚恐之後,我清醒地意識到了一份責任,一份前賢給後代的曆史囑托,在那裏需要學術鏈條的賡繼,更需要精神傳統的銜接;又分明感受到了一種情懷,一種長輩給晚輩的精神乳汁,在那裏有太多的摯愛,太多的期盼……

我正這麽想著,不覺思緒一下把我帶回到上個世紀40年代末。

1949年,對於中國現代曆史的發展進程而言,這的確不是一個普通的年份。對於本源先生個人來說,更是他的人生重大轉折的開始。

那是一個“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年代。是年4月,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遠在大洋彼岸留學的本源先生聞訊,歡欣鼓舞,隨即毅然作出決定,中輟學習,返回祖國,投身到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洪流中。

新生的共和國的前進步伐,像飛速轉動的車輪一樣,帶動了祖國的各行各業,也帶動了已任西安師範學院(即現在的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的本源先生。從那時開始,本源先生即以曆史學理論與方法論作為自己畢生的主攻方向,並很快地在中國古史研究的實踐中得到了運用。於是,他的思考與識見像一條流暢的河,源源不斷地從曆史深處流入到讀者的心田。1956年,《曆史研究》第6期刊出了本源先生的長篇論文《論殷代生產資料的所有製形式》。本源先生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