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頭堆放著聘元君的大作《話說西方》,凡十四卷,三百餘萬字,皆出一人之手,令人欽羨,不勝驚歎。翻閱其作,一種別開生麵的感覺撲麵而來,它在敘事中閃現曆史的靈動,在求實中藏著思想的火花,我既為作者的才華所折服,又為讀書界而高興,正如文懷沙先生所言:“受其嘉惠的讀者群眾當會更為高興。”
這是一部什麽書?一部曆史書,一部專門講述西方的曆史書。昔日,曾以皇皇巨著《羅馬帝國衰亡史》而聞名後世的英國近代史家愛德華·吉本嚐言,他要使他的書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讀物,既要擺在學者們的書齋裏,也要擺在仕女們的梳妝台上。在這裏,個人期盼聘元的《話說西方》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這是一部視域廣闊且豐盈充實的曆史書。就內容而言,《話說西方》貫通古今,連接五洲,縱觀古希臘迄至當代西方文明的曆史進程,告訴我們它的曆史、文化與地理的故事,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西方文明的整體形態”和“西方文明的生活形態”。它向我們娓娓道來,且看:“光輝的希臘”,接踵而來的“偉大的羅馬”,正是它們直接衍發出了後世的西方文明;在“黑暗與光明”的雙重變奏中,孕育了近代文明的曙光;近世以降,意、法、英、德,群雄紛爭,逐鹿天下;戰火的洗禮,世局的劇變,導致俄蘇沉浮,歐洲諸強重溫舊夢,最終以美國的崛起與繁榮為“壓軸”。西方文明終結了?當然沒有。西方文明向何處去?這不是《話說西方》的任務,它隻能隨人類曆史的發展而發展,“且聽下回分解”吧。
在《話說西方》所揭示的這個曆史長編中,事件與人物互動,文化與社會相連,曆史與地理交叉。在那裏,流動的曆史,厚重而又鮮活;多彩的文化,燦爛而又輝煌;多姿的地理,百態而又迥異。尤其是曆史人物,真是個個生動而又有個性,不是嗎?盲詩人荷馬帶著他的詩篇,蹣跚地朝我們走來;繼之者,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聯袂而行;愷撒、奧古斯都、拿破侖、華盛頓,不斷地向我們走來;繼而他們的步伐距我們更近了,我們似乎可以看到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的背影,聽到希特勒與墨索裏尼歇斯底裏的聲音……在《話說西方》那裏,曆史人物栩栩如生,再也不是一個刻板的符號,一個固定的臉譜,而是有血有肉,充滿內在的強力,也不乏豐盈的曆史細節。我在讀書中的許多章節時,常常拍案叫絕,真是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