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易堂諸子多有遠遊的經曆,其中彭士望與魏氏伯、季都雄於遊,季子尤其意氣豪邁,渡海登山,必窮極幽邈。
叔子出遊吳越前,季子就已經到過瓊州(海南),渡瓊海時,風浪夜作,“舟中人眩怖不敢起”,季子獨起視海中月,作《乘月渡海歌》(叔子《吾廬記》)。他還曾訪彭荊山於華山絕險處,攀索踏磴,“一日直上四十裏”(叔子《季弟五十述》)。施閏章補充了一個細節,即季子“語從者曰:‘人何必終牖下?死便埋我。’”(《魏和公五十序》,《施愚山集》第1冊第176頁)季子曾在行旅途中遇到鹿善繼的孫子,由他那裏得知了孫奇逢的消息,一時過於興奮,竟“誤觸道旁棗墮驢,足掛鐙,驢驚逸,碎首血出,傷數處”,也不過“裂衣裹傷複行”(《魏和公南海西秦詩敘》,《樹廬文鈔》卷六)。凡此,也可資考南北遺民間的信息傳輸與聲氣聯絡。
彭士望序季子的紀遊詩,說:“魏季子和公居翠微百丈之峰,有兄弟朋友文章之樂,恒鬱鬱不得誌,氣憤發無所施,則身之南海,更渡瓊……”(同上)其中也應當有遺民心事的曲折表達。見諸一時士人文集的有關交遊、聯絡的紛繁線索,確也令人覺察到平靜中的激動、擾攘,猶如水麵下的洄流。
季子較他的叔兄耐得水陸舟車。他自己說“少時頗習勞苦,可跣足步數十裏百裏……或隻身無傔從,結伴走千裏,典鬻衣裝自資”(《析產後序》)。囊中羞澀,就不能不是艱苦的行旅。季子說,他陸路的交通工具乃獨輪車,水路則多乘艓子(一種輕便的船)。杜甫《最能行》:“富豪有錢駕大舸,貧窮取給行艓子。”至於夜宿,則茅簷、敗席,不免要供蚊蚋飽餐。在瓊州,“颶風夜發屋”,還曾“臥星露之下”(《吾廬記》)。“一晴塵集須,一雨泥滅足”(《海南道中》,《魏季子文集》卷二)。這樣的遊,確也非叔子所能承受。伯子、叔子去世後,像是為了驗證時間的力量,季子又有嶺南、南浙之遊。十六年後早已物是人非,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答黎媿曾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