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藝術家引領社會

為什麽?

字體:16+-

阿斯本音樂節和學院集會演講

2014年6月23日

科羅拉多州阿斯本市

幾周前,《紐約時報》音樂主評安東尼·托馬西尼(Anthony Tommasini)寫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闡述了音樂裏不和諧音對情緒的影響。我認為他給不和諧音做的定義不錯。他以有趣的方式講述了屬七和弦的構成,用電影《音樂之聲》中瑪利亞·馮·特裏普的視唱方法帶讀者入題。

我開始覺得這篇文章引人入勝,用想象力和清晰度闡述相對深奧的音樂話題。可文章的後一部分,令我有種不安的頓悟。它寫到羅伯特·舒曼譜寫的美麗歌曲《一個女人的愛與生活》,在關鍵的轉折處使用了不和諧音來提高對情緒的影響。至此,我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一個怪異的形象:這首高度敏感的歌曲在“美國偶像”節目中播放,西蒙·考威爾(Simon Cowell)對歌手的德語發音冷嘲熱諷。

那真是噩夢上演了。可我為什麽要把這個感想在這美好的,空氣清新的科羅拉多州的阿斯本提出來呢?“為什麽”正是我今天想探討的話題。

我首先保證,我不會預測古典音樂的死亡。也不認為這會成為現實,或討論國家話題的弱智化—也許會就此說兩句。我主要想談談你們為什麽到這兒來,也許更重要的是,你們是怎麽和為什麽來到這裏。

外行人以為你們到風景區天堂來度假、演出、聆聽人類最偉大的音樂,並與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導師合作,“何樂而不為呢”但並非如此。你們被一種東西驅使而來,它促使你們練琴,克服上台表演的緊張感,一種難以用語言形容的驅動力,促使你磨煉技巧,弄清作為交流性的表演藝術家是值得的。每場演出或排練後,你會有種個人的成就感,一種讓你心滿意足的感覺。

我必須坦率的說,當我還是一位年輕的巴鬆管演奏家時,不記得在課上或表演時學過做藝術家的概念。那時候,我隻關心把曲子演奏“正確”。從貝多芬第四交響樂最後樂章中的三秒鍾獨奏,到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開場的哀怨音調。我從技巧到藝術造詣的成熟可以說有些不可救藥。一次我參加演奏貝多芬為弦樂和管樂譜寫的七重奏(作品20號)。盡管這是一部貝多芬早期較流行的作品,但很難給觀眾介紹,因為曲子長達50分鍾,並且有相當沉重的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