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陽明學在16世紀的發展中,江右地區,特別是吉安府,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從第一部諸章節的討論,我們可以看見從陽明學派於16世紀10年代末期成功建構開始,到40—60年代許多地方講會蓬勃展開且達到鼎盛,或在70年代張居正毀書院、禁講學的政策下,再到張居正去世(1582)後,隨著王陽明獲準陪祀孔廟後的又一波講會複興,江右地區始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可以說王陽明若沒有江右作為他學術的搖籃,若沒有江右士人對陽明學術的擁戴和傳承,恐怕無法造就16世紀陽明學的盛況。
江右之所以能夠成為明代理學的重鎮,除了特殊的曆史因緣——如王陽明在江西的主政經曆——之外,更有長期的曆史淵源。江西的書院建設到了南宋時代已非常興盛,新建數量在170所以上,著名理學家朱熹和陸九淵均與江西有密切的關係,朱熹興複白鹿洞書院並建立其教學模式,對後代理學和書院教育起了重大的影響;陸九淵在槐堂和象山精舍講學,帶出許多門徒,並持續影響江西書院講學。元代江西書院建設依然頗盛,理學則有吳澄(1249—1333)的草廬學派。到了明初,則有吳與弼、胡居仁(1434—1484)、婁諒(1422—1491)、羅倫等講學大家。[7]即使從這樣簡略的學術史描述,我們也能體會江西學術傳統對陽明學發展的幫助。特別是陽明學本源於對程朱學的反思與對話,沒有對程朱理學的興趣與知識,不可能欣賞陽明學的精意。因此,除了王陽明個人的領導魅力以及他在江西的事功外,江右的學術背景也確實提供了一群有興趣、有能力理解的接受者。從這個觀點而言,當晚明江右理學家強調江右理學的傳統時,並不是憑空捏造虛說,而是有相當的曆史根據。
盡管如此,我們知道“傳統”並不是某些一成不變、代代相傳、具本質性的事物,或在某些不變的本質之外,進行改變的過程,而是一套始終不能脫離“現在”的處境和觀點去對“過去”所做出的詮釋與運用。正如Richard Handler和Jocelyn Linnekin所說,“傳統”並非全然無關乎“過去”,但卻是一不斷詮釋、再發明的過程,而此詮釋雖然指向“過去”,卻奠基於“現在”的意義之上。[8]正因為現在之情境與需求,在型塑傳統與自我認同過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當我們討論晚明江右陽明學者對傳統的發揮時,學者們所身處的“晚明”這個特殊時期是需要被格外注意的。另外,社會認同的形成總離不開一些具有對照和區隔意義的“他者”,而在本文討論晚明江右學者的認同和學術風格時,同時期的江左文化顯然正是那個不可擺脫、不容忽視,且深切影響著江右陽明學發展的“他者”。下麵我將首先討論晚明江右士人所感受到來自江南的壓力,再進而討論江右學者的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