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學著重內在道德意念,不以外在規範主導道德實踐的看法,明顯表達於講學的議題和學者的實際修養工夫中,如論辯狂狷與鄉願,及著重在內在意念處省過等。[113]下文將從分析一個普遍出現在晚明的講學中的議題——論辯“狂狷與鄉願”——來說明當時學風透顯一種對於功名、鄉評等外在評價的不信任感。此不僅呼應著晚明綱紀不彰、鄉評不足據的曆史圖像,也可以說明,何以學者們在追求超凡入聖的曆程中,經常糾合著嚴格自省和孤高自信兩種看似迥異的氣質。這些複雜的訊息,在個人的道德修為及響應當時學術環境時,又可能展現出如何不同的風貌。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朱熹注:“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114]顯然認為“為善之實”,仍應相當地反映在社會的評價與個人功名勳業的成就上。王陽明則不一樣,他認為“名不稱”的“稱”,意指“名稱其實”,[115]君子所擔心的是有名而無道德之實,並不以外在評價之名來論斷道德之實。如此“名不足以顯實”的想法,到了晚明更盛,[116]楊起元說:“功不在名,道不在位,天下有隱德陰功,受之而不知者,其惟聖人之學乎。”[117]楊東明又說,好名之人,其行為必然為善不為惡,但聖人卻不取,是因為好名者“炫偽”而沒有道德之實,而且好名的念頭,“終於純然之體有虧”,亦即不純的動機是求道的大障礙。[118]這樣切斷名實關聯的看法,不僅表明了晚明某些理學家專注內心道德意念之真誠,也多少反映了他們自身政治經曆的心得。
晚明熱衷講學的學者,無論思想的異同,其政治生命都相當不順利,他們之所以投身於講學,也多因為長期致仕在家,講學成了另一種實現生命的方式。早期的王畿、錢德洪、鄒守益、羅洪先如此,稍晚的鄒元標、楊東明、馮從吾、鄧以讚、查鐸亦都如此。[119]在功名勳業不可成就的景況下,這些文人不僅重新思索經世的意義及人生的終極價值,也都各自采取行動來落實,雖然行動的方式不盡相同,但著重自身道德修養之實則是他們的共識。從嚴格的道德修養標準看來,官場上的應對運作都成了虛假害道的網羅,鄒元標說:“吏曹假之所從出乎,假者,居其地,密情縟儀,送往迎來,厚同鄉同年,舊僚舊交,預報升除,曲為應援,此感其小惠,彼稱其厚德,是人亦得微名,仕途仕途,亦誤采而用之。”[120]聲名可能是一連串虛偽逢迎的結果,毫無道德之實。[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