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陽明以來,許多陽明學者都有意識地要推廣陽明學並教化社會,[5]特別是王艮等學者,不僅以講學為職誌,更發展出“出必為帝者師,處必為天下萬世師”,以講學涵蓋政治經世的理念。[6]在“明明德於天下”和“萬物一體之仁”的理想下,從事以修身、講學、覺民的方式,實踐《大學》所勾勒的道德政治理想。[7]
從事這種所謂“傳學脈”“覺眾民”的工作,除了必須麵對不同學派和官方意識形態的挑戰,破除追求科舉功名主導的士習以外,在很大的程度上,還必須打破聖人高不可及的形象,說服人相信學聖是可能的,激勵人有希慕聖賢之心。晚明陽明學者講學的特色之一,就是針對一般人“視聖太高,視己太卑”,[8]望聖賢而卻步的心態,故極力強調聖學簡易自然、聖與眾人相同,而且著重在日常人倫最親切處——孝弟慈——講聖學工夫。以下即就幾個在講會中的例子來看這些信念如何被傳講。
王艮在講會中傳講著:“聖人之道無異於百姓日用,凡有異者,皆謂之異端”,又說此道是“至簡至易”。[9]善於在講會中指點人的羅汝芳,[10]喜歡從人與生俱來能愛親敬兄處說仁、說良知,[11]他講學的宗旨便在以孝弟慈為化民成俗之要。[12]有一則羅汝芳講學的記錄,記他 從“大明朝人與唐虞朝人也是一般,但堯舜生來見得這個是我的天性,亦是人的同性”開講,再講到堯舜如何以德性感化人,三年時間,天下便會歸於大同;後來孔子祖述堯舜,以仁立教,但除卻顏曾,竟無人肯信;孟子出來講述仁之實就在事親,孟子所謂的君子三樂即以孝弟為樂,並擴充此孝弟之心為仁人之樂。接著又以人人擴充赤子之心,便可使家邦天下鹹歸乎仁,來激勵會眾。結果會眾深受感動,“合堂之眾皆同聲感歎謂:‘果然人人皆可做得。’”[13]羅汝芳緊接著鼓勵會眾,要看重這個曆史性的時刻:“此時諸人各各信得極,是古今希有之事”;他更不忘提醒大眾,持守此信念並不容易:“當時孟子一生之言,未曾得一個相信。”[14]這是一則生動的記錄,讓我們看見一位善於講道的講員,如何以最平常的人倫親情來指點聖學之簡易與當然,以此興發聽眾企慕希聖的心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