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王陽明的家鄉,但卻不是陽明講會活動劄根最深的地區,無論就講學風氣、影響實力、在地方社會中的代表性而言,浙中陽明學都無法與江右地區相提並論,這在明代學者間早已有共識,連浙中學者都承認。例如,王畿說:“陽明夫子生平德業著於江右最盛,講學之風亦莫盛於江右。”[1]孫應奎也說:“若吾江右被道澤尤深,故學舍尤盛。”[2]盡管如此,作為明代最具影響力的學術運動,陽明學在浙江仍然有重要的發展,尤其王畿對於良知學的詮釋,雖然頗受爭議,然其學術影響力——無論就思想層麵或實際帶動講會活動而言——絕對是陽明學在晚明後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王畿對良知學的詮釋及其對聖學工夫論的看法,與泰州學派有異曲同工之趣,而兩者相互激揚,所鼓動的講學風潮,更是晚明學術界的重大事件。王畿偕同錢德洪周遊四方倡導講會活動,也是使得陽明學快速在東南地區擴展的重要動力。至於浙中陽明學的師承脈絡,黃宗羲和邵廷采(1648—1711)都指出了從王畿、周汝登、陶望齡(1562—1609),再到陶奭齡(約1565—1639)的這條重要師承,[3]雖然這些學者對“現成良知”和“四無說”的堅持,以及逐漸深染禪風的講學特色,並無法獲得理學內部的一致認同,也無法完全涵蓋浙江地區的陽明學和講會活動,學者對其批判之聲也始終不斷,但其所具的影響力與代表性則毋庸置疑。而其所引發的學術對話——無論來自江右學者、東林學者或浙中劉宗周學門的批判——也足以顯明陽明學在浙中地區所具有的多元性與能動力,此均可見其在整個晚明學界不可忽視的學術影響力。[4]
本章並不擬從王畿、周汝登、陶望齡的思想傳承來討論浙中陽明學,也無法涵蓋浙江地區所有陽明學者,或對其學術思想進行仔細分析,而是希望通過整理大量浙江方誌與理學家文集的史料,掌握陽明講學活動在浙江地區發展的主要狀況與變化,且勾勒出不同區域講會形態與發展的差異性。另外必須說明的是,本章比前麵兩章在地理範圍上涵蓋更寬廣,主要原因是陽明講會活動在此地確實分布較廣,紹興府雖然有強勁的講學領袖,也有著名的講學中心,但卻不足以代表浙江全地的講學活動,且借由與金華府和衢州府的講會對照,更能看出此地的不同講會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