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探討晚明寧國府的陽明講學活動,陽明學在這個地區的發展主要受到王陽明的弟子歐陽德和鄒守益的興發,在16世紀30年代左右興起,稍後因為王畿、錢德洪的講學,加上羅汝芳任寧國知府時的倡導,到60年代,講會活動達到鼎盛。張居正為首輔期間,是陽明講學的頓挫期,尤其是1579年召毀書院、禁講學的舉動,對講學活動造成重創,一直要到萬曆年間廷議王陽明陪祀孔廟成功之際,隨著王陽明及其學術身價的提升,寧國府的陽明講學活動再度複興。不過,到萬曆中後期,呼應著晚明政治的劇變、整體學風的轉向,寧國府的陽明講學活動逐漸衰微,明末各講所一一傾圮。
至於陽明講學活動在涇縣、宣城縣和太平縣內的情形,涇縣部分以水西會為代表,本章介紹了從水西會的創立、水西精舍的建構、水西書院的擴建、到後期的修複過程,以及後期主領水西講會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如查鐸、翟台、蕭良榦、蕭雍、徐榜等人的事跡與學問,旁及水西講學者們在涇縣所建的其他講所。陽明學在涇縣的發展,曾一度獲得當地大多數進士出身的學者們的支持,形成學術專擅的局麵。在學術上,這些學者雖然深受王畿的影響,但都持較折中的態度,主張修悟兼備,強調實事實行,這不僅響應了時議對講學的批判,更符合講學領袖們的官紳身份。天啟年間,書院中的祠祀有了轉變,標誌著程朱之學的興起,也看到趙仲全、趙健父子之學在涇縣取得影響力的過程。
宣城的講學曆史主要以誌學書院和宛陵精舍為中心,在王畿和羅汝芳倡導下從事講學,當地活躍的學者有貢安國、沈寵、梅守德、沈懋學、郭忠信等人,都是屬於當地高層文人。但這波講學風潮顯然在晚明中斷,從文字記錄,進入晚明(萬曆以後)我們隻能看到陳履祥、施鴻猷等一群布衣學者們零星的活動,已失去高層文人和地方官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