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縣的陽明講學從早期鄒守益和劉文敏、劉邦采等人的領導開始,在嘉靖初年(16世紀30年代)已有相當成績,青原會的盛況和複古書院的創建,使江右成為當時全國講學最興盛的地區。當老一輩的學者凋謝之後,繼起的學者如王時槐、鄒德涵(1538—1581)、鄒德溥(1583年進士)、劉元卿等人,不但承擔了學術傳承的工作,也開創新的講會聚點,使講會活動在張居正禁學(1579)和東林之禍(1625)的兩波毀書院行動中,繼續存活。
以地理的分布而言,鄒守益是北鄉澈源人,因此鄒氏家族與安福的北方、東方有較密切的關係;劉文敏、劉邦采則出身安福南方望族,除了領導安福南鄉講學、創建複真等書院,其門人眾多,其中王時槐主要講地在廬陵縣的西原,劉元卿則努力在安福西裏地區提倡講學、開創講所。下文將分別以北方的鄒守益家族和南方劉文敏家族及其傳人為主,配合時代的推移,介紹陽明講學在安福縣的發展,並旁及廬陵縣的講學情形。
圖2
實線為明代吉安府界,虛線為現今縣界,本圖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空間信息技術小組製作。
鄒守益是王陽明的高弟,也是江右地區最重要的陽明學領袖,劉宗周和黃宗羲均以其為最能得師門真傳的陽明後學。[8]鄒守益出身安福世家,鄒家從15世紀初年已習舉業,鄒守益的父親是弘治九年(1496)的進士。[9]具此良好家世的鄒守益,在科場上果然有極佳的成績,他十七歲中舉人,二十一歲(1511)舉會試第一、廷試第三,授翰林編修,真可謂前途無量,然而實際上他官運並不順遂。嘉靖二十年(1541),鄒守益以五十一歲之齡落職歸裏,然在此之前的三十年仕宦生涯中,其實真正出仕的時間還不到十二年,所謂“三十年中三仕三已,祿食之日不滿一紀。”[10]再加上他落職歸裏後約有二十年的講學生涯,鄒守益把人生大半的精力都注力於講學的誌業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