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會與書院關係密切,雖然講會經常利用書院舉行,但是據上文的分析可知,講會是地方鄉紳與士子的學術交友活動,又常假佛寺或道觀舉行,並不完全等於書院內的講學,不應該將之視為隸屬於書院內的活動。以地方士友相聚論學輔仁為主的講會,主要欲集聚誌同道合的朋友切磋問學,聚會地點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考慮,故赴京趕考的士子們會臨時擇地舉會,吏曹部中同事也可能就近約會、勝日出遊,[92]因此以“同誌相聚論學”為訴求的講會,在擇地、形式、內容上都較官學或書院教育更有彈性。而且在講會成立之初,利用舊有的書院、學宮或坐落於名山勝水間的寺廟、道觀舉會,則是最方便、最經濟的做法。建構一所書院或會所雖然對講會的舉行有極大的幫助,卻未必是講會的真正目的,陽明學者們在強調講會的重要時,總是以朋友間的切磋問學、以免離群索居而荒廢正學為主;[93]興建書院畢竟需要龐大資金,即使學者官員有意為之,也未必即可順利實現,例如,江右士大夫因學宮聚講空間不足,希望籌建一書院,卻因無主事者而延宕十年之久。[94]這樣的事是頗為平常的。
從明代陽明講會和陽明書院修建的關係看來,講會常是書院的前身,即因著講會興盛之後,會友大增,原有建築已不敷使用,此時會友和地方官深感需要一個可供固定會講的會所,故修葺舊書院或增建新書院。由此我們可以說,講會不僅不是書院複興後才提倡的活動,相反的,陽明講會還是某些書院複興的重要基礎。[95]雖然學術建築規製與學術風潮兩者間存在著密切的交互影響,但就開創力而言,與其說建築規製促使眾人的聚講,並興起某學術風潮,毋寧說是獻身於學術的人們聚講的活動,促進了規製與建築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