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講會?廣泛地說,講會就是講學的聚會。但是明代的講學聚會有許多種形式,例如,書院中日常的講學,朋友們不定期地交遊、相晤問學的聚會,教化地方大眾、類似鄉約的社會講學,以及地方縉紳士子們組成的定期講學活動等。[1]陽明學者參與和主導的講會活動,其實包含了以上各種形式,而且各形式的講會也未必可以清晰地界定和區分,有時三五人私下相問學的聚會便是一個地方性定期講會的前身,[2]有時一個純粹士人的講會也會形成鄉約式的聚會,[3]官學或書院中也會因某名儒的到訪而舉行特殊的講會,[4]在定期舉辦的講會期間也有朋友間的問學。在時間上,有時不同的講學方式是連續發生的,最常見的就是朋友們共約前赴某一講會,在旅途中的彼此問學或拜訪某學者,以及散會後,小群學者繼續留會或共同遊學。[5]因此,要明確地界定講會的形式或內容並不容易,也沒有必要。但是在這裏,我主要想探討的講會是屬於由地方縉紳及士子們組成、定期舉行的集會講學活動,即是已稍具組織規模卻又未必隸屬於書院機構內的講學活動。因為這類的講會是地方鄉紳和士人共同組成、有定期聚會、甚至有組織公約的社會團體,成員是地方社會中的領導階層及智識社群,因此在地方社會中具相當影響力,也最能說明陽明學如何在地方社會中發展。而且這類講會又常為書院建構的前身,不僅可以提供關於某些明代書院興複的新觀點,也關涉著地方縉紳士子們在地方政治和公共領域內的活動。
簡言之,這裏所謂的陽明講會可以說是指一種始於明代中期,由鄉紳士子們結集組成,以陽明學為主導且兼具學術與道德修養目的的定期聚會。這樣的界說也大略勾勒出陽明講會的成員、地域、時間和內容,下文將進一步討論這些講會所涉及的人、事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