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了中西文化特征的優劣以後,我們可以來看一看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問題了。在當今西方文化的強大攻勢之下,延續中國文化生命的唯一辦法是改造它,使之具有現代適應性,而對西方文化的“殖民”傾向,我們無處可逃,唯一的辦法是迎上去,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吸取。改造傳統文化與吸收外來文化這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麵:離開外來文化就無法真正改造傳統文化,離開了傳統文化也就無所謂“吸收”外來文化,而成了全盤接受西方文化了。因此,所謂“轉型”,實質上就是集中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長處,建立一種既有傳統色彩,又具有現代性的新型文化。具體說來,這種新型文化至少應表現在下列三個方麵。
其一,在個體精神上將自足自律的人格境界與勇於探索,積極進取的外傾人格統一起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格境界都偏於“守”,即使儒家,也隻是在內在世界中不斷營構、提升,而不願向外在世界用功夫,隻是到了宋明儒家那裏(特別是王陽明)才提出“體用不二”“知行合一”的口號,提倡在一切外在行為中表現自己的人格境界,然而也僅僅是在政治倫理範圍而已。至於對自然宇宙的科學探索,他們連想也不去想。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確應該將西方人那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拿過來,追求一種“新內聖外王”人格——君子人格與科學精神的完美融合。也許有人會說,在現代社會中,誰能夠去做君子呢?即使古代又有幾個人可以成聖成賢呢?這樣的發問在於不明了中國文化中人格境界的真義之故。從思孟到陸王,曆代大儒都說:人皆可為堯舜。陽明將人心(良知)比作金子,大聖人的心量大是金子,一般有修養的人量小,也是金子,二者隻有量上的差別(即能力的差別)而無純度上的差別(即在人格境界上是一樣的)。隻要通過人格修養而達到一種自覺自律的程度,人即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