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烏托邦與詩——中國古代士人文化與文學價值觀(修訂版)

上編

字體:16+-

第一章 士人烏托邦與中國古代文學價值觀的原始生成

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的基本形態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先秦諸子戛戛獨造、標新立異,建構起垂範千載的社會文化價值觀體係。因此,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價值觀不能不追溯到諸子之學。傳統的諸子研究——從《莊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韓非子·顯學》、司馬談的《論六家之要指》到近現代國學研究,大都隻是將諸子視為個體思想家而不把他們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這一研究視角上的偏失不獨使研究顯得支離和片麵,而且很難把握到諸子作為整體的一分子才具有的那些基質,而這些基質恰恰是支撐他們的思想體係的真正要素。這種研究或者僅限於在諸子思想內部探賾索隱,或者將研究重心移向諸子思想所賴以產生的社會狀況,唯獨對諸子作為一個社會階層所具有的獨立性、主體性重視不足。在對文學價值觀念的研究中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有鑒於此,我們在考察中國古代文學價值觀與諸子思想的關係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主體問題。具體而言就是從考察士人階層的產生及其整體特征入手,揭示士人階層在社會文化和文學價值觀建構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這一前提下,回答士人階層如何獲得獨立性,他們為什麽建構起一個個的烏托邦,以及士人烏托邦與文學價值觀有怎樣的緊密聯係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