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士人知識分子十分活躍、士人文化極為發達的時期,造成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幾點。
其一,朝廷的重文政策。宋家天下雖談不上“馬上得之”,但軍事實力在這裏同樣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太祖、太宗對晚唐至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麵十分清楚,深知兵權在改朝易代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宋朝立國之初,他們就采取了剝奪那些有功武將的兵權的措施。武將既不可信,那就隻有重用文臣來管理國家了。在整個宋代,文臣的政治地位始終高於武將,與此同時,太祖、太宗還十分重視教育,完善各級官學體製,擴大生員人數,並允許地方書院自由發展。宋太祖本人一生手不釋卷,稱帝後又常令臣下讀書。史籍載“上謂近臣曰:‘今之武臣欲盡令讀書,貴知為治之道。’”(《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又稱“宰相須用讀書人”。(《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在文化學術方麵,宋初統治者亦采取較為寬鬆的政策,在推崇儒學的同時亦不廢道釋。太祖登基伊始便詔令“增修國子監學舍,修飾先聖十哲像,畫七十二賢及先儒二十一人像於東西廊之板壁”(《宋會要輯稿·崇儒》),又詔令貢舉人到國子監拜孔,以為定例。對於博通經書的儒生,統治者更是倍加信用。這是對儒學的推崇。對於釋道,宋初統治者也加以扶持,太宗時期,在許多名山大建佛寺,並大量翻譯、刻印佛經。太宗還親自召見過道士陳摶,並賜號“希夷先生”。宋初統治者的這種重文政策,其出發點雖然是鞏固自己的統治、束縛人民的思想,但客觀上的確起到了活躍文化學術的作用。在這種政策的刺激下,士人階層的進取精神大大增強了,這無疑是宋代文化學術空前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
宋代統治者重文政策的另一表現是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科舉製。在唐代,科舉製雖已比較成熟,但錄取的名額一向甚少。例如,進士科每年所取不過二三十人。在宋代則大大增加了錄取名額。開寶六年,翰林學士李昉知貢舉,取11人,太祖不悅,遂召終場下第人參加殿試,最後賜127人及第。後來所取人員逐年增加。這種取士政策,一方麵使官僚機構龐大臃腫、官濫員冗,另一方麵也刺激了士人階層熱衷功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