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士人階層是一個頗為獨特的階層。從其構成來看,在先秦,它是由破落貴族和平民百姓中受到文化教育的人共同組成的。在秦漢以後,士人的主體是中下層地主階級和農、商子弟。從社會地位上來說,士人階層屬於“民”的範圍。《管子·小匡》說:“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嚨,其事亂。是故聖王之處士必於閑燕,處農必就田野,處工必就官府,處商必就市井。”[7]這裏將“士”列為四民之首,可見其與農工商的社會地位相近。又《管子·問》亦雲:“問理園圃而食者幾何家?人之開田而耕者幾何家?士之身耕者幾何家……士之有田而不使者幾何人?吏惡何事?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幾何人?身何事?”[8]由此可知士人和農民差別並不大,他們也有田產,有的還親自耕種。因此,可以說,士人階層主要是指從農民中分化出來的那部分有文化知識的成員。開始他們並沒有脫離農業生產,隻是隨著社會對士人階層的日益重視,諸侯公卿爭士,養士之風興起,私學也成為普遍的教育形式後,士人才開始脫離體力勞動而專門從事文化教育、出仕、做門客等腦力勞動了。兩漢以後,曆代的士人階層都主要是來自農民(中小地主家庭和一般百姓),因此,從社會地位上來說,士人階層與農民階級有極為密切的關聯。
但是,士之所以為士主要並不在其出身如何,關鍵看他是否有文化知識。因而,何人能夠受教育,如何受教育,受怎樣的教育,對於了解士人階層的思想狀況是至關重要的。
官學是中國古代的主要教育機構。在兩漢以後,官學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貴族學校,專為皇室、外戚等貴胄子弟而設,如東漢明帝永平九年所設“四姓小侯學”即此類學校。唐代所開設的弘文館,崇文館,宋以後的宗學,均屬此類。這種學校所收人數極少,學生學成後大多由世襲、門蔭而入仕途,他們算不得是士人階層。第二類是太學、國子學以及各級地方政府所設學校。這類學校一般都招收中下層官吏子弟和平民子弟,而平民子弟又往往占據多數。這類學校是農、工、商(主要是農)子弟受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他們成為士人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