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烏托邦與詩——中國古代士人文化與文學價值觀(修訂版)

二、自然與士人精神世界的對應

字體:16+-

在“物我為一”觀念的影響下,古代士人將自然景物看作是自由精神的同構體。士人階層政治地位上處於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他們承擔著文化,文化又賦予他們獨立性、主體性與超越意識。因此,他們對君權的壓迫較一般平民百姓更為敏感,這就使他們對精神的自由有著刻骨銘心的向往之情。對他們來說,精神自由就是擺脫外來壓力,使個體精神獲得無拘無束的舒展。借陶淵明的話說,就是擺脫“以心為形役”“陶然自樂”的心身和諧狀態。然而如何才能獲得精神自由呢?自然在這裏起著怎樣的作用?道家與儒家有著不同的方式。

道家士人對自由的追求是靠返璞歸真,使心靈恢複本然狀態的辦法來完成。因此,自由即表現為自然。即所謂“率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3]這種“道德”境界就是自由,也即人的自然。因此,對道家士人而言,自然萬物莫不象征著人的精神自由。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歸田園居》)。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所寫俱司空見慣之事,用語亦平淡如水,它們何以能為曆代傳誦呢?關鍵是其所寫景物與所用方式體現了道家自然之旨,因而也就反映了心靈的自由狀態。二位詩人一個以“但使願無違”為處世準則,一個以“無悶征在今”為人生目的,自然而然的景物中蘊含著自由,蘊含著大道,以平淡無華的文字寫出人生至境,這就充分體現了道家士人對自由的理解與追求。蘇東坡讚淵明詩“似澹而實美”,並提倡一種“枯澹”風格,就是悟出了這個道理。王國維把詩的這種境界稱為“無我之境”,說:“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4]道家士人以自然狀態為人生理想、人格境界,故其為詩,多“以物觀物”創“無我之境”,“我”即隱於“物”中,一草一木,都體現了天地萬物自在性,也象征著人的自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