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與道家在思想上有什麽不同?對這個問題人們往往會毫不猶豫地說:儒家是入世的,道家是出世的。這種人們習以為常的答案其實是似是而非的。何以見得呢?首先,道家有自己明確的社會理想,這與儒家並無不同;道家的社會理想無法在社會上實現,這與儒家也沒有區別。先秦道家與儒家同是士人階層烏托邦精神的體現者,他們各自思想體係的邏輯前提都是不滿於社會現狀並試圖改變這種現狀。其次,儒家同樣講“隱”,並非有官便做。“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述而》)可見,儒家自身便有出世與入世兩種選擇。在先秦,無論道家士人還是儒家士人,一旦社會理想無法實現,他們都會隱遁退縮,返歸於個體人格境界的營構之中。道家的“超然物外”固然是以冷漠的態度麵對社會的出世精神,儒家的“獨善其身”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因此,儒道思想的根本區別並不在出世與入世,而是在二者迥然不同的社會理想與人格境界上。道家以無價值為最高價值,其社會理想是人類的原始本然狀態,故而其方式是消解,其人格境界是自然無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和睦有序的禮樂社會,其方式是建構,其人格理想是成聖成賢。道家的人格修養是“損之又損”的體道過程,即靠自我消解而還原到個體心靈的本然狀態,其目的是使社會也同樣完成這一還原,故而道家的出世便是入世,唯能出世,才能真正入世;儒家的人格修養是“存心養性”的進德過程,即靠培育先驗道德意識(四端)而完成個體精神的自律自足,其目的是使整個社會建立起一種完美的倫理秩序,從而最終實現自身價值、體悟大道。因此,儒家的入世便是出世,惟入世方能出世。道家的人格修養即自我消解,故而以空虛為上,其心靈一片空曠,其所遊之境同樣一片空曠;儒家的人格修養即自我建構,故而以充實為美,其心靈充實,外在世界同樣充實。儒、道二家都將人格境界作為實現社會理想的起點,他們的社會理想不同,故而其人格境界也判然有別。道家的人格境界是“自然”與“逍遙”,儒家的人格境界是“仁”與“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