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泛稱江淮,一則曆史上浙西本不限於當時的浙境,二則晚清浙學泛及江南,三則不欲顯露譏評時人之旨,而另一重深意,當隱指非浙籍的其餘北大派人士,特別是胡適一流。這裏的北大派,並非在北大任教或由北大出身者的全體概稱,而是如今關壽麿所劃分,主張結合清代考證學餘流與西洋諸學,提倡白話文的新文化派。正如不能將所有在北京教育界和北大任教的浙江人都視為某籍某係,同是浙籍的葉瀚、陳漢章便不在其列一樣,不少北大教師還是非北大甚至反北大派。張爾田便有意劃清界限:“民國以後,主講北京大學,而所謂赫赫有聲之北大派,仆亦未嚐有所附麗。凡我同好,如黃誨聞諸公,皆可為我證明此言。”[1]麵對北大日益趨新,他主張堅固團體,以求自保。[2]
自蔡元培接掌北大起,文科就有新舊兩派之分,新派以陳獨秀為首,胡適、錢玄同、劉半農、沈尹默等主幹,舊派以劉師培為首,與黃侃、馬敘倫結合,並得到附屬該校的國史編纂處屠寄、張相文等人的同情,朱希祖的主張介乎二派之間,行動則與新派關係較多。[3]新派的陣地,原在改為同人雜誌的《新青年》,向社會宣傳鼓吹新文化,在北大內部,則進行宗旨課程的改革更新。在這兩方麵,胡適不僅是外來戶,而且是遲到者。早在他入北大前,“舊教員中如沈尹默、沈兼士、錢玄同諸君,本已啟革新的端緒”。[4]1919年陳獨秀在湯爾和、沈尹默等人的極力排擠之下,被迫離開北大,胡適無形中成為新派的重用代表。他進北大主要是陳獨秀援引[5],陳去勢孤,校內外兩方麵事業的主要合作者都是浙籍章係,雙方既有不少共識,又存在複雜的人事糾葛。
原來浙人把持之事,遠不止於文史兩係,更關乎整個北大行政。1923年度北大共有教職員286人,其中浙江籍67人,占1/4,居首位。其餘依次為直隸55人,江蘇48人,廣東27人,安徽20人,湖北18人,江西11人,福建、湖南各9人,四川、山東各5人,河南4人,廣西、山西各2人,陝西、貴州、甘肅、奉天各1人[6]。早期浙人包圍蔡元培,旁觀者就譏笑怒罵,如錢玄同常到蔡元培處,被譏為“阿世”。[7]在此期間,先後於北大行政舉足輕重的湯爾和、蔣夢麟等人,常在人事安排方麵黨同伐異,被指為“浙派之植黨攬權”。此外,沈尹默是所謂北大“法國文化派”要員,和李石曾、顧孟餘等“結黨把持”,與胡適對抗。胡適則逐漸培植自己的人脈,即後來魯迅所謂“現代評論派”,形成“法日派”與“英美派”抗衡競爭的態勢。到1926年,據說“北大教職員會,李派與胡適之派人數平均”。[8]胡適自稱:“我對尹默,始終開誠待他,從來不計較他的詭計,而尹默的詭計後來終於毀了自己。”[9]陳源和魯迅的衝突,背後即有浙、胡兩派矛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