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評語的另一重意思,是所謂南學與北學(即黃河流域)的優劣浮沉。中國南北文化差異明顯,學術風格也各自不同。朱維錚教授認為:“把空間分布作為學術派分的畛域,始於南北朝。但承認‘統一’時代還存在學術的地域剖分,則盛於北宋。”[1]清代以來,學者論學,每每講究地域與流派的關係。清初顧炎武《日知錄》引《論語》評南北學者之病,指北方學者“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學者“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梁啟超早年《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即分先秦學派為南北兩支,各有正宗與支流,並據以歸納南北學之精神。[2]日本京都學派論述清代學術史也多牽連及此。
但南北學者若揚己抑彼,則為不智。民初《清史稿·儒學傳》成,請人評審,吳士鑒提出增加崔述,“其所著書,雖無家法,而北學除通州雷、肅寧苗、昌平王三人外,尚覺寥寥。東壁久已懸人心目之中,能否增附於雷傳之下,以饜北人之望,而免他日北人攻南之弊。此中消息極微渺,侄非助北學,乃所以護南學耳。”[3]陳垣對褒陳澧貶崔述者道:“師法相承各主張,誰非誰是費評量,豈因東塾譏東壁,遂信南強勝北強。”[4]道光初年江藩著《宋學淵源記》抑南揚北,但他本人籍貫揚州,而且照朱維錚教授所見,本意當在貶斥桐城諸家。
總體而言,南學強於北學,當是近代學術的一般態勢。即以舊學而論,民初北京尊奉清代北學正宗顏李學派的,唯有徐世昌的四存學會,其餘均為南學派係。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王重民、孫楷第、張西堂、劉盼遂、謝國楨、王靜如、羅根澤、孫海波、肖鳴籟、齊念衡、莊嚴、傅振倫等組織學文學社,因社員多係淮黃流域學者,向達、趙萬裏名之為北學派,其實不過戲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