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評語中關鍵概念有四,即粵人、南學、江淮與黃河流域。中外學者多已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區域變化,中國的文化學術重心,有自北而南轉移的趨勢。日本京都學派主帥之一的內藤虎次郎所謂文化中心流動說,認為明以後文化中心在江浙一帶,海通以還,將移到廣東。[1]此說表麵似與陳寅恪語相印證,尤其在思想方麵,但就學術而言,個中大有曲折。
清代學術,朝廷雖堅持理學正宗,學者則獨重樸學,且奉考據為正統,其餘皆附庸。但以地域論,樸學重心在於江淮,其他各省,或仍宗理學心學,如江西、河南,“能為漢學者少”[2],或文風不盛,難以言學術。所以梁啟超有“一代學術幾為江浙皖三省所獨占”[3]的評語。據注重清學的吉川幸次郎估計,依出生地而言,清朝學者十之八九產於蘇、浙、皖三省,其他各省如直隸、山東、湖南、福建、廣東、貴州等合計,比例也極低。[4]阮元督粵,創學海堂,引樸學入粵,主張折中統一漢宋,對廣東文化發展,影響極大。道鹹以降,粵學驟盛。清末民初,廣東藏書蔚然成風,即其流風餘韻。今人蘇精編《近代藏書三十家》(《傳記文學》叢刊之72,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3),所錄江蘇11人,浙江8人,福建2人(其中鄭振鐸生於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安徽各1人,而廣東有4人,位居第三。不過,就學術貢獻而言,學海堂的成就尚不足觀。梁啟超雖然說清中葉後“江浙衰而粵轉盛”,但粵人治學足以“名家者無一焉”。[5]如“東塾弟子遍粵中,各得其一體,無甚傑出者”。[6]民初修《清史》,廣泛征求各省入儒林、文苑人選,廣東人承認“敝省著述自遠不及大江南北”,所舉“鄉評極確,列入儒林而無愧”的“篤行樸學之士”,不過5人,另附算學1人,加上附傳及入文宛者,總共提出8人,其中宋學家3人,兼采漢宋家1人,算學鄒伯奇還在可收可不收之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