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第二章 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

字體:16+-

讀1933年12月陳寅恪閱岑仲勉論著後複陳垣函,中有“此君想是粵人,中國將來恐隻有南學,江淮已無足言,更不論黃河流域矣”[1]一節,百思不得其解。以為僅僅推崇陳垣,則不免以偏概全之嫌,似與近代學術本相不合,終不能釋然。陳寅恪賦詩說話作文,往往九曲回腸,周折複雜,且好仿比興法,將“為時而著”、“為事而發”[2]的本意隱於其中。若照字麵直釋,容易誤會曲解。如審查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報告,通行解釋與作者原意相去甚遠。非以彼之道還諸彼身,即解今典以通語境的了解同情,不能達“雖不中亦不遠”的境地。偶讀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關於北京學術界內情的記述,忽有所悟,知此議論實與近代中國學術的地域流派變遷關係甚大,繼而證以中外學人的記載和其他相關資料,彼此貫通,於是事實之本相顯現,而作者之寓意可通。

[1]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377頁。

[2] 《與元九書》,顧學頡校注:《白居易集》第3冊,962頁,北京,中華書局,1988。王國維、陳垣、陳寅恪均有不議論臧否人物之譽,實則王在羅振玉麵前無人不加褒貶,陳垣亦偶有一二影射之語。近代學者,罕用西式的公開學術批評,評論人物的學行,往往在二三知己之間,且多隱喻。